本站主頁
属性 民办 本科 所在地 福建省厦门市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2月4日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地处素有“海上明珠”之称的滨海城市——福建省厦门市。
学院秉承集美大学百年来的优良办学传统,以“诚毅”为校训,坚持弘扬嘉庚精神。历经二十年跨越式发展,学院设有12个教学系(院)、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经、文、法、理、教育、艺术八个学科门类,拥有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建设项目70余项。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近16000人,已累计为社会输送5万多名毕业生。
一、报名
(一)报名资格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的台湾青年。
2.持有①《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且均在有效期之内。
3.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2024年3月1日至31日。
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以下简称系统)进行报名。
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考生个人陈述(字数控制在500字之内)。
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报名截止前,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
(三)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每位考生报名时可填报6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在报名日期截止前修改志愿。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须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真实性负责。凡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一经查实即予取消报名或录取资格。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专业 |
科类 |
学制 |
计划数 |
金融学 |
文史、理工 |
四年 |
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史、理工 |
四年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四年 |
1 |
工商管理 |
文史、理工 |
四年 |
1 |
会计学 |
文史、理工 |
四年 |
1 |
各专业招生计划可根据生源情况进行调整。
三、审核及录取
(一)审核
审核时间为2024年4月1日至5月14日。
学院将派专人负责审核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
(二)录取
学院根据学生志愿、学测成绩、综合素质择优录取,于5月15日前将拟录取名单上传至系统,系统将于5月15日统一公布拟录取名单。
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考生确认后,学院向被录取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四、相关事项
(一)入学与身体检查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院招生办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新生入学后须进行部分体检项目复查,复查结果不符合录取条件或在招生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情形的考生,将根据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
(二)学历与学位
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获得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获颁教育部承认学历并经电子注册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简章中招生录取办法若与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不符,则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五、收费标准(币种:人民币)
被录取的学生按学院规定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每人每学年学费200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每人每学年学费23000元。
学生公寓住宿费为每人每学年1092元至1380元(公寓),4-6人/间。
学费、住宿费等如有调整,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备案的标准执行。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招生办公室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199号
电 话:0086-592-6182895 6183328
传 真:0086-592-6180587
E-mail:cyzsb@jmu.edu.cn
资料来源: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
学院地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福建厦门集美。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特长明显,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应用型高等学校。
学院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现有在校生近15000人,设置12个教学系(院)、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纳入国家计划。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获颁教育部承认学历并经电子注册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学院坚持“控制总量、提升层次、优化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形成一支以自有师资和集美大学选派教师为主,以外聘教师为辅的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00多人,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7%,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93%,双师双能型教师占67%。教师中,有省优秀教师3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4人。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以建设应用型本科,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组建互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航运、文化产业、自贸区商务六大专业集群,进一步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精品课程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本科优秀特色教材1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等。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电子设计、智能车、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近900项。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日益上升。2016-2020年,学院学科竞赛成果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第2名;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21-2022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排名第8位。
学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围绕应用、突出专业、面向市场、服务产业”的原则,不断深化科研机制体制改革。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发挥多学科办学优势,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力量,实施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加强联合攻关,提高集成创新能力。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集美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形成了嘉庚精神进社区、水上运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非遗手工作品制作、木拱廊桥、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等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560项,主动融入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开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合作,构建多维度、多元化开放办学模式。与中软国际等大中型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实验室,设立奖学奖助金等,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教学与生产、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现有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项。与英、美、澳、新、台湾等10多所境外高校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现有4+1、2+2等出国留学及短期研修项目。
学院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校园占地面积550多亩,校园建筑特色鲜明,2009年,学院校区和集美大学新校区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学院还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实验设施,拥有高标准实验室、游泳馆、体育馆、影剧院、图书馆、琴房等,其中两项硬件开创全国高校第一:拥有全国首台360度视景航海船舶操纵模拟器,拥有国内首家采用射频识别(RFID)馆藏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图书馆。
“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理念成为激励一代代诚毅师生严谨治学、诚信做人的精神源泉,也是推动学院向应用型大学不断探索与创新的不竭动力。随着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引向深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蓝图正逐步展开。风好正是扬帆时,学院将以创建“一流诚毅”为核心,在培养具有“诚毅”品格特质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进!
资料来源: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1月
厦门大学 | 华侨大学 |
福州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 | 集美大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闽江学院 |
武夷学院 | 宁德师范学院 |
泉州师范学院 | 闽南师范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三明学院 |
莆田学院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